2012-10-27 16:49:09| 分类: 岩画会议/Confer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10月14日—17日,参加2012中国—南非岩画研讨会的南非金山大学岩画研究所的9名学者及国内的20多名岩画专家赴内蒙古巴彦淖尔进行阴山岩刻考察活动。
10月14日,考察团先后前往高阙塞、鸡鹿塞、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等地进行了古文化遗址和人文景观考察。在高阙塞、鸡鹿塞遗址,考察团详细了解了遗址文物保护情况及当年要塞建设情况和功能。对巴彦淖尔的历史和自然风貌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
10月15日,考察团重点考察了目前正在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位于磴口县的格尔敖包沟岩画和默勒赫图沟岩画,以及阴山岩画保护监测站的工作情况。南非岩画研究所所长本杰明·史密斯先生认为,阴山岩画保存良好、年代久远并且分布密集,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将其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世界岩画研究和保护有重要意义。
10月16日,2012中国—南非岩画研讨会巴彦淖尔学术交流报告会在河套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张亚莎教授主持。巴彦淖尔市常务副市长、内蒙古岩画研究院院长王建平,南非金山大学教授、岩画研究所所长本杰明·史密斯分别在会上发言。会议期间,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阴山岩刻申遗陈述片。随后,王建平从阴山岩刻的发现史、历史价值、文化地位、研究成果、现存状态、保护举措等9方面作了题为《阴山岩刻的发现史与保护现状》的专题发言,对阴山岩刻进行了系统阐述。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面,我们还需要学习,希望南非金山大学岩画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给予帮助,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填补世界文化遗产中没有中国岩画的空白。本杰明·史密斯作了题为《南非岩画文化发展史及岩画保护现状与所做的努力》的发言。他通过对当地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信仰等方面的讲解,让与会人员了解到南非岩画的创作方式及表达形态。
当天下午和晚上,中外岩画专家学者还分别参观了河套文化博物院,观看了大型情景史诗剧《阴山·古歌》。
10月17日上午,2012中国—南非岩画研讨会岩画专题讲座在河套大学报告厅举行。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主任张亚莎教授和南非金山大学岩画研究所所长本杰明·史密斯,南非金山大学岩画研究所成员大卫·皮尔斯、席亚卡·穆古尼分别为同学们做了生动的讲座。为同学们展示了不同地区的岩画,引起了同学们对岩画的极大兴趣。
至此,2012中国—南非岩画研讨会圆满结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