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中国岩画研究中心

Rock Art Research Association of China

 
 
 

日志

 
 
关于我

中国岩画研究中心始建于1992年,创始人为我国著名岩画专家陈兆复教授。中国岩画研究中心是国际岩画组织联合会的会员组织之一,主要从事中国境内岩画资料搜集整理及学术研究工作,也密切关注世界岩画研究事业的最新动态。中国岩画研究中心现任主任张亚莎教授是国际岩画组织联合会的中国代表,国际史前及原史科学协会会员。同时,也是《岩画研究》(澳大利亚)、《文学和艺术研究期刊》(美国)等国际学术期刊的评审人。张亚莎教授的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艺术史、藏族艺术和岩画。目前,中国岩画研究中心每年招收3名硕士研究生和1—2名博士研究生

去除岩画“魅惑”,还原人文“本真”——岩画学科的反思与重塑(朱利峰)  

2012-02-27 21:57:25|  分类: 理论研究/Resear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摘  要:岩画研究在中国是一个“尴尬”的学科,游离于考古学的边缘。然而作为早期人类的文化遗产,岩画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当代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背景之下,反思学科藩篱,综合运用人类学整体观的学科视野和前沿理念,对岩画这一远古艺术形态去其图形魅惑表象,还原人文精神的本真,脚踏实地进行理论与应用研究,建构“岩画人类学”研究理念,重塑岩画遗产对于当代社会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岩画 人类学 考古学 艺术 应用研究

 

岩画,是原始先人们用来传承、保存自己历史、神话和精神经历的普遍方式,誉为“文字之前的文字”。中国境内的岩画遗迹,拥有惊人的数量,记录了远古人类在原始氏族部落狩猎、祭祀、征战等方面的生产、生活场景,刻画题材、内容丰富,技法多样,在世界岩画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储藏着巨大的文化讯息,是研究中国文化史和民族史的宝库。世界上超过150多个国家发现数以千万幅的岩画,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遗产,岩画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通过对岩画的分析研究,解读那些包含着人类智慧和精神需求的蛛丝马迹,我们能够逐渐破译人类童年期的物质和精神世界。

一、缘起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许宏教授因看到了《中国社会科学报》唐红丽记者撰写的一篇名为“中国岩画研究补上‘中原岩画’一课”的报道[1],在网络博客上探讨报道中所言“为什么考古人将岩画研究拒之门外?”[2]引述内容如下:

是的,我们考古人仍在岩画研究殿堂的大门外观望。原因文中也说清楚了:一曰解读难,学者们对岩画内容的“种种设想”“多属推测”。二曰断代难,“不能套用考古学研究范畴”,“目前很难找到科学断代方法,这是绕不开的大问题。”因此,这里没有我们的用武之地。

该博主敏锐地指出:仅以这篇报导为例,我们注意到,无论学者还是媒体人都有意无意地给出了较为明确的岩画断代:岩画……指史前人类在以岩石为代表的材料上制作的图形绘画,体现文字诞生之前人们的世界观。陈兆复认为,具茨山岩画……的发现或将为中国文明起源带来全新认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教授张亚莎告诉记者,河南地区岩画体量巨大、表现主题独特、时代早、分布区域集中而确定。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汤惠生告诉记者,具茨山大规模发现“凹穴岩画”……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艺术形式研究提供了考古学新依据。中原岩画的发现不仅为研究上古神话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还激起了更多学者的研究热情。“像具茨山这样的岩画,就是古人类巨大的三峡工程!”昨日,第三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在郑东新区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当天的主题演讲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主任龚田夫对新郑具茨山岩画作了上述评价。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学勤认为,这些岩画在一定意义上跟文字起源有关,和处于中华文明的萌芽时期的黄帝时代也有重大关系。(加粗字体为博客作者标注)

紧接着,博主针对上述学者的言论和观点提出质疑:但何以“时代早”至“史前”?何以“旧石器时代晚期”或“文字诞生之前”?何以与“中国文明起源”有关?何以只“为研究上古神话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据已有研究,广西左江岩画的时间下限约为东汉,北方系统岩画的下限为元代。除年代外,岩画作者的族属和所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一般也难以确定。

仔细想来,正如博主所言,中国的“岩画”概念用“史前”、“文明起源”、“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字起源”等来限定,确乎有武断之嫌。不过,从世界范围来看,史前艺术以岩画为主倒是不争的事实。澳大利亚、非洲等地,至今为止仍在绘制的岩石画作都被当地的考古人员作为“Rock Art”看待,只是大家的研究重点在那些明显有几千年历史的作品上。考古人员喜欢寻找的证据,是在岩画点周边的考古遗迹;最喜欢的证据,是覆盖在岩画上面的堆积层(主要为钙化物、钟乳石、矿物质、硅藻、孢粉之类)。有了这些作为考古断代依据,至少可以判定岩画创作的大致下线时间点。不过,目前考古界使用的微腐蚀断代法、碳14断代法、铀系法等手段在岩画的断代上误差还是蛮大的,至少相对于新石器时期以后的各种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误差很大。但是,中国那么多的岩画遗迹,研究,就难免望图生意,种种猜测和假想;不研究,又觉得可惜,总希望有人能说几句。这应该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尴尬”的学问吧?!

其实,学术界大可不必为此伤脑筋。胡适曾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事实上,现在的岩画学者都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都有自己的“大胆假设”,这个做学问的步骤应该不算是错误的。只是大多数学者还没有来得及“小心求证”,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可能会有主观臆断之嫌,然而,先将观点表达出来,并不代表这些人没有在求证的路上努力探索。看情形,以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和断代手段,要想弄清楚岩画的年代问题,几辈子都未必能解决,但总不能几辈子都不去讨论遍布全国各省的数以万计的,并具有极强“魅惑”的文化遗迹吧?!

二、岩画学科的人类学视野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考古文化中,不是所有的结论都是客观存在的考古遗迹能够解答的,往往也需要通过主观的假设去发现问题。简单来说,一种文化现象与他种文化现象的关联,客观上都是孤立的,只有主观联系才能使各个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但建立联系要把握分寸,不能盲目主观。

人类学与考古学有着紧密的关系[3],也有明显的不同。考古学重证据,以断代法和类型学为基本研究手段;人类学重文化,重整体,亦重个案研究,以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为基本研究手段。二者都以人为研究核心,虽然相对独立,但又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考古学需要文化人类学的指导,人类学研究须借助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成果。[4]

岩画学科的人类学研究要运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去关注岩画艺术活动和岩画艺术现象本身,通过对岩画艺术形式的研究进行人类学的讨论与思考,并由此实现对岩画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反思和改进。随着科学主义和现代性的泛滥,岩画艺术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事项和学科领域,借由其专业化而获得了特别的神秘感,也造成了和其它领域的隔绝。因此,应当在研究中去岩画艺术之“魅”,去“魅”的关键是建立岩画艺术和审美的多元理解立场,进而去发现与之相关的民族民间艺术知识体系和审美观念的真正魅力。[5]

面对日益增加的岩画遗存新发现,岩画学科的研究,不能因为考古界在门外的观望而停滞不前。虽然,当岩画刻画或描绘在岩石和洞壁上的时候,依托于特定的物质载体,作为物质文化遗产而存在,应该纳入考古学;而另一方面,当岩画被人们观赏和研究的时候,需要对其文化意义进行解读,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存在,这就不仅仅是考古学的研究范畴。换句话说,岩画遗产的载体是物质的,而表现出来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价值则是非物质的。岩画学科的研究过程中,应注意考古学、人类学甚至更多学科的优势互补。

对岩画这种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界学科而言,客观发现、主观解读将是不可避免的研究思路。在岩画学科范畴中,人类学包容性的学科视野,也许是研究者最好的选择。

三、跨学科的前沿理念

当代社会,岩画学科的研究在西方伴随着资本主义革命和殖民地文化的发展已经有近400年的历史,在中国的调查与研究也已经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6]。作为学术界的一个独特的学科研究对象,中国的岩画研究经历了几次大的起伏。二十世纪初的零星发现,岩画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到了20世纪80年代,岩画随着文物普查的大量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研究岩画的热潮,全国各地从东北的大兴安岭,到北方的内蒙古阴山、宁夏贺兰山,到西部的新疆阿尔泰山、青藏高原,再到西南的云南金沙江流域,广西的花山,东南的福建华安仙字潭,江苏连云港的将军崖,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轮廓。进入21世纪,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开展,又有大量新的岩画被发现,最重要的是百年来一直认为没有岩画的中原地区发现数量庞大的凹穴岩画群,纠正了只有少数民族地区才有岩画的传统说法。

虽然岩画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虽然很多从事过岩画研究的爱好者和专家学者都认为20世纪80-90年代兴起了中国的岩画热,但是正如开篇所言,中国的学术界特别是考古界,却至今认为自己尚在岩画研究的门外徘徊,几乎不承认曾经出现过岩画研究的热潮,这种主流意识使得中国的岩画研究者成为一群自言自语、自娱自乐的边缘群体,岩画学科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一个边缘化的学科。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中国的考古学体系中,断代是考古研究的主要依据,而岩画难以断代的现实阻碍了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热情。这一现象与西方考古界、人类学界一直坚持不懈的岩画调查与研究是极不相称的,从而也导致我国的岩画研究进展缓慢,从事研究的人数也微乎其微。

进入21世纪以来,跨领域、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理念与方法在学术界成为一时风尚,特别是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已经从传统的研究非西方文化转移到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研究。随着西方学者对文化遗产研究与开发的深入,中国的学界也开始普遍关注这一领域。而新世纪以来国家大力提倡的文化产业建设,也使岩画作为跨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沿学科,成为一定范围内的调查研究对象,被重新关注起来。各地考古界学者在研究考古遗迹并分析其文化现象的同时,也开始大量引用相关的岩画作为示例,艺术史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也纷纷开辟了岩画的专题研究。伴随着与世界范围内岩画研究者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岩画作为当代社会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似乎正在迎来一个新的研究热潮。

岩画学科的系统研究主要应包括五个方面内容:调查、记录、保护、研究与开发。而岩画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目前主要在资料的调查、记录阶段,从作为文物遗迹也就是物质文化遗产的归口管理角度,国家的文物局和地方的文物管理所是这一方面的主要负责单位,绝大多数新发现的岩画也都是考古工作者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并进行调查、记录、整理的;保护工作一直以来也都是文管单位的职责所在。但是因为岩画的分布区域大,刻绘地点偏,保护起来难度就比较大,投入产出比不高,导致近年来随着宣传力度的扩大反而损毁更加严重,最精美的画作更是大量丢失。对于岩画的文化属性也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的研究,考古人员参与较少,以个别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教授及研究生团队为主,起步较晚,力量也比较薄弱,研究规模和影响力远不及西方的许多专门机构;岩画资源的开发是近几年刚刚提出的思路,目前只有宁夏贺兰山和广西花山等少数地区做过初步尝试,进行了文化旅游开发并尝试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内蒙古阴山与河南具茨山由地方政府带头开始尝试进行以岩画为主体的文化产业规划,有望能带动地方岩画研究与保护的发展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文化效应。

从理论方法上来看,我国的岩画学科一直在沿着西方考古学与人类学的研究轨迹摸索前行。考古学方法中,有运用考古类型学对岩画进行分区、分类型的研究,也有通过考古年代学的技术手段进行岩画的断代分期;人类学角度的岩画研究借助考古学的调查成果,运用民族志、符号学、艺术史学、心理学、宗教学等综合学科领域的知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原始艺术、生计方式、社会形态与宗教信仰等问题的研究;一些民间岩画爱好者有的专注于岩画的田野调查和刻绘方法研究,有的猜测岩画图形的含义进行解读。各种研究大致可以归结为生殖崇拜的丰产理论、萨满巫术的通天理论这两大理论体系。而西方开展较早的民族志、宗教学研究和原始族群研究等理论方法和研究范式,对于中国岩画的理论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岩画遗产其形式语言的魅力给予现代艺术深刻的思考与启迪。今天,将原始艺术的精髓实践于我们这个时代也是一个重要且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必将为现代文化艺术的形式建构注入新的生机。因此,中国的岩画学科研究体系,有必要重新审视当下由考古界掌控话语权的现状。对于中国的岩画研究而言,因地制宜,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才是正确的方向。中国当代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模式下,需要在物态的考古、文物保护等物质文化以及思想、宗教、艺术、意识形态等非物质文化领域内,充分吸收当代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心理学、艺术学甚至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并举的前沿学科理念,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术研究之路。

四、脚踏实地的研究态度与学科理念的重塑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通过对日本社会文化进行研究时提出:“数以百计的单项行为构成一个总体模式”的观点[7]。这同样适用于当代社会以及未知的原始社会等社会形态的研究。岩画的地方性特征即表现出特定区域特定时间范围内的单项行为,似乎难以捕捉其历史的真实。但是更多的岩画遗迹以及对这些遗迹的逐个的深入研究,终会还原出一个或多个更为接近的真实。

当前学者对岩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生殖崇拜为主的丰产论,和以萨满学说为主的通天论,也有压抑论和精神释放论等。其中,有持进化论者,有信奉传播论者,也不乏结构论者和功能论者。不论哪种理论或是流派,每个学者的研究都是想试图建立一种理论范式,通过范式的建立来证明自己的理论观点的正确性。而所谓理论范式的建立,从一开始就必然会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理论偏见,从而容易得出非客观的研究结果。学术的研究应该是开放的,包容的。而范式大多是封闭性的,固定范式推导出固定的结论,缺乏包容性,学者在建立范式的同时,容易误入因建立范式而排斥更多可能性的悖论之中,从而导致研究领域之中文化多样性的缺失。

文化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与差异性,这早已为学术界所认可,而差异化的文化遗产开发也正成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开发的主要卖点。岩画作为我国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主要就是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在此主流趋势之下,岩画的理论研究之核心是需要我们对岩画学科自身作出规范,使其研究步骤与研究方法更具有操作性,以便于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和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以岩画为表象的全国各地的文化生态环境,是各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沉淀、积累起来的生活、风俗、观念、信仰、技艺、艺术等各方面的总和,是各民族集体创造共同享有并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样式的直接描绘。各族先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大量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多重特性,能够很好地迎合当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并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要。

然而,一味地迎合并实施文化旅游开发,会给民族地区造成多重影响,原生态文化容易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甚至严重制约地方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岩画作为当代社会文化遗产开发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因此,岩画的调查、记录、保护、研究与开发这一系列内容不能按照传统的考古学、民族学的老路往前走,应该作为一体化的整体来进行,这是当代岩画研究者的历史使命,也为当代研究者提出新的课题,即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体现的是人类学研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文关怀。例如,在地方性岩画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联合考古文博部门进行系统的岩画调查和记录,还要以专业的团队和专业的方法进行系统整理并出版推广;同时,通过多学科并举的理论研究与岩画知识的推广普及,唤起地方政府与民众的保护意识;在保护好岩画遗产的基础上,联合旅游管理部门适度地进行相关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这些方面需要有关单位建立专业的团队并组织实施,才能使我国丰富的岩画遗产在当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有效的开发。基于此,关于地方性岩画遗产的开发模式有以下几方面构想:(1)设立全国和地方岩画遗产保护基金与专业研究保护机构;(2)参与政府合理规划;(3)建立岩画遗产保护村、地方岩画博物馆;(4)协助地方岩画遗产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5)加强岩画遗产知识的教育和普及以及文化旅游的伦理教育;(6)发展地方岩画相关的文化生态旅游。

五、小结

综上所述,开放、包容的理论研究,以及对当代文化产业的关注和参与,能够避免学者的自言自语和自娱自乐,有利于找到学术创新的通道。庄孔韶教授曾说过:“历史与今天是关联的。”杨圣敏教授也提到:“人类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两者都需要。应用研究帮助我们介入社会。”[8]从一定意义上说,岩画的调查、记录、保护、研究与开发具有当代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需要对多元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借鉴和创新。以往作为学术的岩画研究,有必要重新建构为“岩画人类学”,并树立起跨学科研究、跨领域合作的文化产业研究与应用开发的思想观念。任何一门学科领域的研究,包括岩画学科,在人类学前沿理论中都能不断找到发人深省的闪光点,从而指导我们去除岩画图形表象的“魅惑”,还原其人文精神的本真,通过对岩画学科前沿理论的反思与重塑,将学科研究深入、持久地延续下去。

 





引注:

[1] 唐红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23日http://sspress.cass.cn/paper/26460.htm


[2] http://xuhongbk.blog.163.com/blog/static/13065142620111131111232772/


[3] 潘守永:考古学与民族学相互关系的再思考[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02).


[4] 田红:简论考古学与文化人类学的互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5] 王建民: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学科定位[J].思想战线,2011(01).


[6] 张亚莎:西藏的岩画[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P.4


[7] 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 熊达云 王智新等译:《菊与刀》,商务印书馆,1990


[8] 庄孔韶,杨圣敏:人类学,我们做什么?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前沿讲座,2011年9月23日

 

 

参考文献:

[1] 张亚莎.西藏的岩画[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P.4

[2] 潘守永:考古学与民族学相互关系的再思考[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02).

[3] 田红:简论考古学与文化人类学的互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4] 王建民: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学科定位[J].思想战线,2011(01).

[5] 米歇尔·福柯著,莫伟民译:词与物[M],上海三联书店,2001

[6] 克利福德·格尔茨著,王海龙 张家楦译:地方性知识[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7] 斐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商务印书馆,1999

[8] 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 熊达云 王智新等译:菊与刀[M],商务印书馆,1990

[9] 王铭铭.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5

[10]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1] 爱德华·埃文斯-普里查德著,冷凤彩译:论社会人类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评论这张
 
阅读(374)| 评论(4)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